top of page

自我批评 vs 健康的反思

作家相片: Ting CounsellingTing Counselling

我们习惯了回头审视自己的行为,但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在真正地反思,而是陷入了自我苛责和负面情绪。自我批评和健康反思的界限,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清晰,但它们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却有截然不同的影响。


健康反思是为了成长,而自我批评只会让你停滞不前。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反思之后感到焦虑、无力,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,那你可能并不是在真正地思考,而是在过度责备自己。


自我批评往往带着负面的情绪,它让你沉浸在“我不够好”“我怎么这么蠢”的想法中,而不是引导你去寻找解决方案。 它是基于羞耻感和自我否定的,是一种对自己价值的打击。


健康反思则是基于自我接纳和理解的。 反思是带着建设性的目的去回顾过去的行为,从中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,而不是不断地指责自己。它让你看到问题,同时也看到希望。


比如:


  • 这是自我批评:“我太没用了,这个错误太愚蠢了。”


  • 而这是健康反思:“这个错误让我意识到下次需要更仔细检查,我可以怎么做得更好?”


一个是对自己的全面否定,另一个是客观地分析经验,为未来做改进。


有些人习惯了过度自责,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中,犯错总是被惩罚,而不是被引导去学习。有些人则是对自己要求过高,认为自己必须完美,不能犯任何错误。因此,每当出现问题,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责备自己,而不是用平和的心态去分析情况。


社会文化也在强化这种倾向。我们被鼓励要有责任感,要“做更好的自己”,但如果这种观念被极端化,就会让人陷入“我永远不够好”的循环。


当自我批评成为一种习惯,我们的大脑会默认这种模式,每次犯错都会自动进入“责备—焦虑—低落”的循环,而不是“分析—改进—成长”的模式。


当你犯了错,留意自己是如何与自己对话的。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“我太糟糕了”“我怎么总是这样”,那可能是自我批评在作祟。试着换一种说法,比如:“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,这正是成长的机会。” 让内心的声音变得更温和、更理性。



作者Ting 心理 / Ting Counselling 是一名在香港和加拿大安省注册的心理咨询师,专注于帮助客户解决焦虑症、抑郁症、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EMDR眼动脱敏:让创伤记忆“褪色”的神奇眼动

EMDR(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)的中文名称是眼动脱敏与再处理。它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处理创伤的疗法。听上去,这种疗法好像只是让你左右转动眼睛,就能帮你减轻对创伤的恐惧与不安。那么为什么靠眼动,就能有这么大的...

为什么你会做出矛盾的行为:想要亲密却又把别人推开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常常会发现自己或他人表现出一些矛盾的行为。例如,你可能渴望亲密关系,想要与他人建立更深的联系,但却常常在关键时刻把他们推开。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复杂,但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,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行为的根源。 1....

Opmerkingen


工作微信:

twcounselling

邮箱:

twcounselling@hotmail.com

工作时间:

​预约

香港注册咨询师个人心理辅导咨询

  • XiaohongshuLOGO
bottom of page